新闻资讯

AI翻译技术已走向大规模商用,应用场景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翻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

AI翻译技术已走向大规模商用,应用场景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图侵删)

4月24日,以“译智向未来:塑造翻译新质业态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辽宁大连开幕。此间发布的《人工智能与翻译报告》指出,AI翻译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用,其应用场景覆盖跨境商贸、文化交流、教育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近年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强大的语义理解、上下文感知和多模态处理能力,推动了翻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些模型不仅在文本翻译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还能同步处理语音、图像和视频内容,实现了多模态翻译。

截至2024年底,中国主营“机器翻译”或“人工智能翻译”的企业数量增加至1545家,同比增长706家。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广泛嵌入多模态场景应用产品,智能翻译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领翻译行业迈向智能化、场景化新高度。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中国翻译教育也迎来全面升级,形成了“翻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纷纷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培养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部分高校开始将翻译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进行跨专业融合,开展双学位项目。

AI翻译有哪些优势?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显著提升翻译效率,并拓展应用场景。

在跨境电商领域,实时翻译系统助力商家快速生成多语言产品描述,缩短了全球市场响应时间;在国际会议和直播场景中,语音识别与实时字幕生成技术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提升了跨语言交流的流畅性。

——助力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AI翻译助推中国影视、文学和游戏内容的全球传播。通过自动化字幕和本地化服务,中国 *** 文学和短视频在海外市场获得广泛认可;通过多语言数据库和实时翻译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AI翻译促进了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互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基础设施升级。

开源翻译应用的普及,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技术门槛,使其能够开发定制化的翻译工具,增强了行业生态的包容性和创新活力。同时,装备多语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服务企业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多语言内容输出。

尽管人工智能为翻译行业带来了显著机遇,但其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技术局限性、语种支持能力不均衡、文化适应性不足、伦理争议及职业冲击等挑战。

报告认为,随着技术伦理框架的完善与跨界合作的深化,AI翻译有望在消除语言障碍的同时,为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提供更包容的解决方案。翻译行业需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强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折腾多年规模难破5亿元“生死线”,老私募们在坚持什么?
  • 面对145%的关税, 最焦心的是苹果和沃尔玛的CEO
  • 艾力斯做出了一款爆卖的抗癌药
  • 7-11母公司称美国关税重创消费信心 需削减成本
  • 媒体:马斯克在美国政府中的定位愈发模糊不清
  • 【评论】以对外开放应对特朗普“对等关税”
  • 派2万名警察、发紧急令,韩国对尹锡悦案判决严阵以待
  • 纽约期金涨近1.9%,费城金银指数收涨超1.8%
  • 服务业修复将增强二季度“以内补外”的效果|宏观晚6点
  • 先锋基金高管生变:董事长Wong Leah Kuen、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吴越离任
  • “任达华女儿在名校跳级上课”冲上热搜
  • 特朗普计划向沙特提出逾1000亿美元的军售方案
  • 中国与肯尼亚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
  • 快手-W因期权获行使发行26.1万股
  • “近距离”看特朗普唱独角戏!各国官员发现玄机:力量天平不再倒向美方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