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光明时评】期待公共图书馆有更多“打开方式”

【光明时评】

【光明时评】期待公共图书馆有更多“打开方式”
(图侵删)

作者:王石川(媒体评论员)

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多家图书馆上新趣味玩法。从举办趣味讲座到提供 " 智趣 " 服务,再到举办沉浸式展览," 带领读者进入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文化漫游 " ……这使得图书馆越来越有魅力,人气也越来越高。

一项有关上海市民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前往的公共阅读设施是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上海何以如此深受青睐?答案就是,相关部门不断拓展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使之成为宝藏之地," 玩法 " 更多了,交互性更强了,读者的参与热情也就更澎湃了,便会时常来打卡、竞相来 " 拔草 "。

据统计,去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248 个,总流通 134197 万人次。如何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价值,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上海的做法值得关注。

自 2014 年起," 全民阅读 " 已连续 12 年被写入《 *** 工作报告》。打造书香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身为城市文化重镇的公共图书馆,当仁不让。今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也提出," 鼓励因地制宜布局文化设施,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对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延时错时服务的激励政策,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无障碍和适老化程度 "。

如何优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上海多家图书馆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比如,上海市嘉定区推出首个智慧化适老阅读场景试点,意在以身边的科技助力银发群体跨越 " 数字鸿沟 "。精准发力,化解痛点,完善老年阅读服务体系,让老年阅读友好氛围更加浓厚。再比如,上海宝山区图书馆积极拓展 " 有声图书馆 " 覆盖面,投放阅读服务至多条公交线路的站台,让市民游客在候车、散步间隙即可 " 随时扫码,想听就听 "。这些探索不仅为市民带来美妙的阅读体验,也为打造书香社会提供了支撑。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在公共图书馆新玩法的探索中,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长三角乃至全国。这也给我们启迪,图书馆要大胆 " 走出去 ",让地域文化火起来,助力书香中国建设。

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当公共图书馆成为既能触摸宋韵茶香、又能对话 AI 科技的多元空间,当 " 有声图书馆 " 延伸至公交站台、公共图书馆辐射更辽阔区域,阅读便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消费,而升华为一座城市对人文价值的坚守与创新。我们乐见更多这样的创新探索,让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一个让文化呼吸、与城市共发展的生命体。

《光明日报》(2025 年 04 月 25 日   03 版)

[ 责编:茹行止 ]

  • 野村证券首席财务官称日本野村实现创纪录年度利润 且能应对动荡市场
  • “名嘴”蔡正元被戴脚镣24小时监视,岛内舆论斥司法追杀
  • 五一小长假经济引擎点火,旅游板块能否乘势而上,再成市场焦点?一图速览
  • “谁羽争锋”全国新闻界羽毛球团体邀请赛在厦门开赛
  • 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 洪汇新材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0.5%,经营现金流净额291万元
  • 上海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即便贸易问题得到解决,欧洲央行仍因经济受损准备在6月降息
  • 超长期特别国债今起发行,分析师预计5月是发行高峰
  • 以色列民众抗议,要求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 外国人购物退税“即买即退”在全国推行一周,谁吃到了红利?
  • 华创证券张瑜: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从投资视角学习4.25政治局会议精神
  • 重磅!许晓征任金监局深圳监管局副局长
  • 特朗普上任将满100天,美国变好了吗?美股下滑,六成人不满生活成本上涨
  • 生猪:持续增重叠加二育滚动补栏 供应后移是否会形成“堰塞湖”
  • 关键词: